2024年9月2日,我院成功举办了第十场“创新突破,富民强院”交流汇报会。李晓光研究员代表植保所作题为“植保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学术报告。院长朴洙满、副院长曹国鸿、李彦利、姜立雁以及全院职工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大豆所研究员崔明元主持。
李晓光研究员就植保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做了详细的讲解。过去,在植保所老一辈专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绩。如张富满老师的“我国褐飞虱迁飞规律的阐明及在预测预报中的应用”(全国协作)1981年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郑龙植老师的“通化浑江地区园林杂草种类分布及防治策略研究”1983年获通化市科技进步四等奖;沈永安老师的“吉林省稻瘟病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协作)1994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袁荣才老师的“稻曲病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1993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现在,植保所紧跟时代步伐,继续发扬植保所的优良传统,2007年,参加编写《水稻栽培200问》;2018年,参加编写《春玉米全生育期植保技术应用手册》;2021年,参加编写《吉林省灯下蛾类动态及图鉴》;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承担试验项目6项。
展望未来,植保所将向智慧农业、智慧植保方向发展。跟紧时代发展的大方向,以传感器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网络通讯技术、AI技术等为基础,以智能手机、计算机、机器人、无人机和各种农业机械或装备为终端,建立病虫害监测、预测预警、防控和管理等的综合技术体系。
汇报结束后,与会人员针对汇报内容积极提问,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各位评委从近三年累计成果及业绩、项目争取与科企合作、院内合作交流、课题创新发展计划、对院方合理化建议五个方面对本次汇报进行现场评分。
在总结发言中,朴洙满院长对李晓光研究员的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植保所这几年在资源不足、经费紧张的条件下,做了很多事情,也做出了许多成绩。在资金方面植保所靠主动出击,联系项目争取零散资金,积少成多来保障课题运行。朴洙满院长并就汇报内容提出两点建议:1.对植保所监测的数据和试验数据加强梳理,加强输出。2.汇报时对课题的创新发展规划、院的发展建议要明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