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8月22日,由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南北学院主办的“南北学院第一届玉米育种交流研讨会”在张掖市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各科研院校的专家、种业企业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包括代表发言、专家报告、交流研讨、观摩考察等内容。甘肃亚盛种业集团副总经理郑富国主持开幕式,南北学院院长(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姜立雁、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周玉乾主持专家报告及研讨交流。我院院长朴洙满、科研处处长夏海丰、玉米所所长董本春及玉米所二室负责人王越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参会代表发言环节,南北学院院长姜立雁、甘肃亚盛种业集团副总经理郑富国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各科研院所、种业企业、育种家继续保持良好合作,共同为玉米民族种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会报告环节,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的13位专家分享了国内玉米育种的最新成果、成果推广途径与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南北学院院长姜立雁做题为《新形势下玉米课题发展策略及科研创新》的学术报告,介绍南北学院自2018年建立以来在育种学术交流上所取得的成绩,深刻剖析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形势与核心种质资源创新需求,展望南北学院利用平台资源优势,加强各单位相互间交流合作,抢抓时代发展机遇的美好愿景。
种质资源交流与集体研讨环节,各位专家对所提供的育种材料作了详细介绍,参会人员对各位专家的报告、交流的种质资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
交流结束后姜立雁院长对专家报告做全面总结,姜立雁指出应尽快开展全国范围内的育种协作,形成全国玉米育种一盘棋,通过“南北学院”众成种质资源交流平台、“南北学院”市场推广平台,积极推动玉米种质改良和创新,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南北学院”也是通化市农科院创新思维、突破限制、提升维度的重要举措之一,在积极推南北生态同时,提出“华兰联盟”构建,立足于兰卡资源,加强省内外合作,创建自己的核心种质,把传统的育种上升到一类资源的创新提升的高度,“华兰联盟”的创建,有可能带动国内玉米育种格局的变化,实现一省一品的种质资源提升。
8月21日下午,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现代种业转基因示范基地、中垦玉种子加工厂、甘肃省农科院试验基地、甘肃亚盛种业集团张掖育种站及大北农试验基地。
本次研讨会充分展示了我国玉米遗传改良、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最新研究动态,活跃了玉米科研学术氛围,加强了科研院校和种子企业之间的联系,为玉米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方向,为推进玉米科技创新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开辟了新途径。
会议期间,朴洙满院长一行与甘肃亚盛种业集团董事长董克勇、甘肃敦煌种业集团公司总经理王栋、甘肃敦煌种业集团研究院院长闫治斌、张掖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张建文、智种网NOVOSEED(北京新锐恒丰种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车小平、吉林省八达农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吉等企事业领导举行会谈,各方就平台建设、项目合作、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等方面达成了战略合作共识。朴洙满院长在讲话中指出,从国内种业发展趋势来看,企业正在成为品种培育的主体,国家也将“企业扶优”摆上全面推进种业振兴的突出位置,优势企业将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要力量。通化市农科院高度重视科企合作,大力倡导协作共享与协同创新。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农科院将大力推动和支持“南北学院”的发展,建设高效的育种技术协作平台,构建科企合作新模式,进一步加大科企合作力度,促进成果推广应用,探索建立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形成实质性产学研链接,从而赋能种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研发能力提升,助力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国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