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30 日下午,我院召开了 2024 年度总结大会,全面总结 2024 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深刻复盘,并对 2025 年重点工作的开展进行研究部署。党委书记、院长朴洙满主持会议并讲话,全体职工参会。
会议指出,过去的一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稳中求进,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积极争取项目。全院在研项目 25 个,其中国家级项目 8个;省级项目 14 个;市级项目 3 个,项目总经费 384 万元。并参与申报国家科技部“粮丰”项目 1 项,组织申报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2 项、通化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4 项、通化市人才团队项目 1 项。持续研发新品种。通过审定新品种 18个,其中国审玉米品种 2 个;省审水稻品种 12 个,玉米品种2 个,大豆品种 2 个。推进种质资源创制。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玉米育种线下交流研讨会,交流种质资源 100 余份,实现了由经验交流向资源交流的转变;组建南北众成资源组配平台,组配众成优势组合达 11 个。加强合作交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台州市农科院、山东登海道吉种业、云天化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到我院考察学习,邀请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段灿星博士、翁建峰博士等专家分享科研经验;院内举办主题学术交流汇报会、秋季大比武、优势组合多点鉴定及直播交流等活动,加强课题、学科间互动交流,营造浓厚学术氛围。促进成果转化。与吉林省鸿翔农业集团、青岛清原农冠种业、云天化等多家国内大型种业开展全面深入合作;与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台州市农科院、丹东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技术和人才交流平台。年内实现成果转化收入超 80 万元。
获得一系列国内省内奖项。水稻优质品种“通系 943”“通禾 861”,在第五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中荣获金奖;“通育 271”“通禾 8501”两个水稻品种获得二等奖,成为全省仅有的两个亩产超过 750 公斤并获奖的水稻品种;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获得“吉林省高素质农民个培训基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和“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教学实践基地”称号;在国际国内发表科技论文 11 篇,其中 SCI 1 篇。
会上,朴洙满院长对 2025 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要求,全院上下要紧紧围绕“十五五”科技发展规划总目标,扎实开展科研工作。一要明确科研方向,打造特色育种品牌;二要全力以赴争取项目,为科研攻关提供保障;三要矢志不移推动成果转化,为科技创新蓄能攒劲;四要统筹做好队伍建设,持续增强创新能力;五要突出科技帮扶主线,助力乡村经济振兴发展;六要拓宽宣传渠道,推动宣传工作提质增效;七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确保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八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廉洁自律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