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基洪,男,1962年12月出生,朝鲜族,中共党员,水稻所育种一室主持人,2013年12月至2020年8月任通化市农科院副院长。吉林省水稻育种专家,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家组成员,梅河口市政协常委,二级研究员。
研究方向
水稻远缘杂交利用研究;水稻遗传育种。
荣誉称号
1999年被授予通化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2001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九五”期间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
2002年获吉林第七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2002年被通化市人民政府授予“通化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称号”;
2007年被吉林省政府授予吉林省第二批拔尖人才称号;
2009年被吉林省农委授予“12582”农信通服务平台专家;
2009年被政协通化市委员会评为优秀政协委员。
2012年,获得吉林省第三批拔尖创新人才称号,
2007年至今,任国家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通化综合试验站站长。
2016年获吉林第十四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2020年入选吉林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
科研项目
2002-2020年共获得科研项目经费703.2万元。其中,2008-2020年主持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经费共计601.2万元;2017-2020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经费共计72万元,2013-2015年主持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经费共计30万元。
1996年以来,先后主持的国家、省、市级项目有:(1)梅河口市曙光乡绿优米基地建设;(2)多抗、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3)利用生物技术创造水稻新资源选育新品种;(4)利用转“菰”基因材料选育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5)水稻新型营养调制剂——绿沃保研究;(6)通过异属基因聚集创造水稻品种新资源;(7)农业部立项的“水稻新品种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项目。
审定品种
审定通35、通31、通育308、通育120、通育124、通育239、通育245、通育255、通育269等水稻新品种33个。
主要论文、著作及获奖情况
(1)在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5篇,其中以第一名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8篇。
(2)获科研奖励18项,其中,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其中3项排名第一;获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4项,其中2项排名第一;获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1项
发明专利
获得植物新品种权9项:水稻新品种通育255、通育335、通育269、通育316、通育223、通育221、通育216、通糯203、通育308。
所获奖项
(1)“菰DNA渐渗诱导水稻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的分子机理研究及育种应用”,2007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通育308”,2007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通育221”,2009年 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通育239”,2010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通育308推广应用”,2007年获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
(6)“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通育223推广应用”,2007年获通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
(7)“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通育239”,2010年获通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8)“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通育221推广应用”,2009年 获通化市推广二等奖。
科研成果
参加工作以来,参与选育出“通31、通35、通育124、通育211、通育120、通育207、通育316、通育239、通育315、通育217、通育237、通育219、通育225、通育406、通育245、通育238、通育335、通育246,”等十余个“通育”系列水稻新品种。